close

到底什麼是「食療」呢?簡單來說又稱飲食療法, 結合了傳統醫學理論、現代營養學、以及烹飪技術,利用各種食物,經過烹調加工,製作成食品,進而通過食用, 達到預防和治療疾病的目的。

 

與我熟識的朋友都知道,我平時除了看診,還必須錄影、演講,甚至還要空出時間寫書等,生活非常忙碌,但跟一般朝九晚五的上班族相比,我的氣色及精神並不差,甚至比一般人都好,一開始大家都以為我有在吃保健食品,其實,我只是懂得選擇對的食物,並常喝湯而已。這樣的養生法同樣也運用在我們家,一年四季依不同季節煮適合的湯品,透過喝湯養生,已是我們家數十年的習慣。

 

以我自己來說,我從小就很愛喝湯,國中時因為功課壓力大,常常唸書唸到很晚,當時我母親每天早上都會用東洋參、枸杞、紅棗燉瘦肉給我喝,那時候不懂,只覺得這個湯很好喝,喝完後精神比較好,後來等自己讀中醫系時才知道,這道湯品的功用正是「補氣」、「提振精神」。直到現在,只要工作忙碌、精神差時,我都會燉一道「東洋參肉片元氣湯」,讓自己喝了再上。

 

正確飲食,讓食物成為最好的藥

古代醫家孫思邈在他的著作《千金要方》裡提到:「安身之本,必資於食⋯⋯,不知食宜者,不足以養生也。」意思是如果不知道食物是否適合身體,便不足以達到養生目的,可見飲食對健康有多重要,這也是我的養生名言。

 

不過,到底什麼是「食療」呢?簡單來說又稱飲食療法, 結合了傳統醫學理論、現代營養學、以及烹飪技術,利用各種食物,經過烹調加工,製作成食品,進而通過食用, 達到預防和治療疾病的目的。

 

大自然有溫、熱、寒、涼四種性質,也就是一般所說的「四氣」,食物也會因為生長環境、本身特性的不同,而帶有溫、熱、寒、涼四種偏性,也就是「四性」,隨著偏性的不同,食用後就會對身體造成不同的影響。正因為食物都帶有偏性,我們正好可以利用這些偏性來改變體質,緩解身體的不舒服。像是寒、涼的食物吃多了,身體就會變冷; 溫、熱的食物吃多了,身體就會變得燥熱,這正是體質被改變的過程中,會出現的狀況。

 

假設身體若變寒,手腳就會冰冷、肚子痛;身體變燥熱就會口乾舌燥、便秘、長痘痘等。若沒有特殊目的,不希望體質受食物偏性的影響,飲食上就要特別小心,不可以偏食,或是只吃喜歡的食物,建議最好依照均衡、多樣、多變的原則來進食,維持體質的平衡。

 

 

飲用天然湯品,溫和不傷身體

不過,很多人會問我,「陳醫師,食物與藥物最大的差別在哪裡?」最大的不同點是「偏性」,食物的偏性一般較低,除非長期、大量食用,否則並不會對身體造成太大的影響;但藥物是古人經過長時間的經驗累積,挑選出偏性較大的食物,透過適當的炮製方式,突顯出其藥性,再透過煎煮、濃縮、短期、少量服用等,讓身體產生反應,因此作用較強,一般建議若已康復就不需再吃藥,「沒病強身」的觀念是非常錯誤的。

 

食物和藥物各有不同特色及偏性,或許有人會問,可以融合兩者的優點嗎?答案是可以的,且早在許久前我們的先人就已想到這個作法,因此「藥膳」誕生了。藥膳是結合藥物與食物的一種食療法,利用少量的藥物來突顯藥膳的偏性,同時又能兼顧食材的美味與烹調文化,從古至今, 又以湯品類的藥膳最受人喜愛。

 

 

 

冬天吃羊肉爐,十全藥材不可少

冬天時,我很喜歡吃溫補三寶,即薑母鴨麻油雞羊肉爐,尤其是我母親燉的羊肉爐,真的是百吃不膩。為什麼這麼說呢?這就要談到我家的獨傳秘方了,一般羊肉爐的湯底各有不同,不過我們家是以「十全大補湯」為湯底,即十全藥材(人參、肉桂、川芎、地黃、茯苓、白朮、甘草、黃耆、當歸、白芍藥)加上麻油、薑及帶皮的羊肉,一起下鍋燉煮至熟即可。

每到冬天,我家幾乎是兩週就會吃一次羊肉爐,不但可以溫補身體,預防手腳冰冷,再加上十全藥材的功效,還能補氣血,吃下後不僅能暖身,精神也會變好,是最棒的天然藥膳。

 

 

 

季節性湯品,當季喝最好

食療湯品何時喝最適合,要看藥材、食材的種類而定,大部分的湯品三餐都可喝,在飯前或飯後喝皆可,沒有限制。不過若是季節限定的湯品,如本書中第七章的四季湯,建議當季喝較好,因其主要是用來平衡當季主氣造成的身體不適,可一週喝一到兩次,或待症狀出現時再喝亦可。

 

 

 

進行食療前,一定要先確認「體質」

正因食療的效果顯著,當我們身體有些小病痛時,並不一定非得看醫生才能治好,不妨先觀察身體,了解病症的來龍去脈,藉由食物的力量,讓身體恢復,還能兼顧預防及養生的功效,一舉兩得。不過,進行食療前必須注意,請先仔細回想,是否因生活、飲食習慣的改變,或是氣候的變化,導致身體產生了一些不舒服的症狀,推斷出可能的原因及身體的偏性後,再選擇適合的食療

 

 

 

 

不可不知! 一定要喝湯的原因!

 

添加對症藥材

除了天然食物,所有湯品均加入珍貴中藥材,食物的營養融入藥材的療效,效果加倍,且藥材均經過挑選, 溫和不傷身體,大人小孩都可喝。身體有小病痛時,只要喝一碗對症湯品,即可緩解症狀,溫和又健康。

 

緩解小病痛

有時身體難免不舒服,像是頭痛、腹瀉等,症狀不致於嚴重到要看醫生時,只要透過喝湯就能有不錯的緩解效果。以頭痛來說,與其不斷吃西藥,不妨喝書中的「川芎解痛湯」(見P103),也能改善症狀。

 

省時不費力

現代人時間有限,因此本書中的湯品皆可在半小時內完成,不需小火長時間慢熬,且為兼顧養生目的, 食材皆精心挑選過,就算料理時間短也能釋放營養,達到對症食療的功效。

 

只需一個鍋子

打破一般人認為煲湯都很麻煩,且器材複雜的印象,本書湯品只需要一個鍋子即可完成。將準備好的食材及藥材放入烹煮,待食材熟透, 約二十分鐘即可起鍋,作法簡單方便,中間不需換鍋。煮一鍋湯,全家人都可喝,美味又營養。

 

 

 



這個冬天,一起來碗湯暖暖心吧!



資料來源:陳峙嘉 (采實文化《日日湯療:中醫師的39道對症家常湯》)

arrow
arrow

    EVA0808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