close

雪柔‧桑德柏格(Sheryl Sandberg),這個名字對你來說應該不陌生吧?她是臉書(Facebook)營運長,暢銷書《挺身而進》(Lean In)作者,也是《時代》雜誌(Times)2012 年的百大人物。

 

桑德柏格的先生戴夫 ‧ 戈德伯格(Dave Goldberg)是矽谷知名的創業家,也是網路調查公司調查猴子(SurveyMonkey)執行長,兩人被視為科技網路界的金童玉女。擁有令人稱羨的工作與社會影響力,還有一位支持她發展事業的丈夫,套句常用語,她是名副其實的「人生勝利組」。

 

但是,這一切在 2015 年的春天變調了。當時,她與丈夫至墨西哥度假,戈德伯格意外地從度假中心的跑步機摔下來,頭部受到重創猝死。

 

 

 

一旦落入「3P 迴圈」,復原將遙不可期

 

新書《擁抱B選項》即是揭露自己喪偶後的心路歷程,以及向好友、華頓商學院心理學教授亞當 ‧ 格蘭特(Adam Grant)尋求如何幫孩子走出傷痛、重拾快樂的方法。

 

美國心理學家馬丁‧賽里格曼(Martin Seligman)的研究發現,人一旦經歷失敗、挫折或傷痛,都會陷入「3P 迴圈」,這會讓復原遙不可期。

 

一開始桑德伯格不斷把丈夫的死歸咎於自己(Personalization,個人化),認為如果自己多做或不做些什麼,或許就能避免悲劇發生;這樣的自責心理,會慢慢滲入(Pervasiveness,滲透性)生活的所有面向。

 

她不斷地道歉:為朋友取消旅程來參加喪禮而道歉、為母親全心照顧她與孩子而道歉、為自己在會議中失神而道歉……。雖然許多人都說:「時間會撫平一切」,但自責與愧疚的情緒還是不斷出現,她總覺得,「我再也無法快樂起來了」(Permanence,永久性)。

 

賽里格曼觀察到,如果把「總是」「再也無法」等字眼掛嘴邊,會讓人遲遲無法走出傷痛。把詞語抽換,「總是」改為「有時」、「再也無法」改成「最近」、不再把「對不起」掛在嘴邊,能讓人心裡好受許多

 

但抽換詞句只是提醒自己不要陷入 3P 循環的「治標」方法,正視、坦承傷痛才能「治本」。一旦接受事實後,就不會再抗拒這些痛苦,「痛苦還是存在,但慢慢地,它來得快也去得快。」

 

懂得坦承、面對痛苦,才有辦法突破困境

 

不僅自己要坦承痛苦,身旁的人也不能對他人的痛苦視若無睹。當親友遇到困難時,我們想伸出援手,但又擔心讓他想起痛苦,只好「等他想講時再提起」。但事實上,對當事者來說,傷痛一直都在,如果刻意忽視痛苦,只會讓那些受苦的人愈加封閉、愈覺孤立無援。

 

只要自己與周遭的人都承認傷痛,人與人之間的連結就會被建立。桑德伯格於喪夫 30 天後,在臉書敘述她的哀悼,貼文被多次轉發,無論是認識或不認識的人,都紛紛留言分享自己的故事、鼓勵她。

 

知道自己不孤單,有人願意陪伴你、幫助你,是平撫傷痛的第一步。

 

 

格蘭特建議,幫助自己復原的另一種方式,是想像最壞的情形。「事情還能多糟?」她心想,「戴夫可能是在開車時心肌梗塞,而車上還有你的孩子們。」驚覺自己可能同時失去 3 個摯愛,她瞬間覺得還擁有孩子們的自己是幸福的。這份感恩的心,伴隨她度過往後的難關。

 

她開始記錄每天值得感激的事,「人心的韌性來自於自我探尋與外在支持,來自於感恩生活美好的事物,來自於我們分析、面對、接受傷痛,」她相信,就算生命起起伏伏,我們還是可以熬過傷痛,重拾美好人生。

 

 

 

轉換看事情的視野,在創傷後學習成長

 

心理學家李察.泰德奇(Richard Tedeschi)和勞倫斯.卡洪(Lawrence Calhoun)提出「創傷後成長」(PTG,post-traumatic growth),強調人們可以透過以下形式幫助自己走出傷痛、活出不一樣的人生:

 

1. 找到自身力量

「凡殺不死我的,必使我更強大」,人們會從失敗、傷痛中汲取養分,使自己更堅強。

 

2. 覺察值得感恩的事

每天寫下 3 件值得感激的事,會慢慢發現生活中還是有許多令人欣慰的地方。

 

3. 發展深層的人際關係

災難的發生會促使人們擁有新的、深度人際關係,因為對某件事(性侵、喪偶、車禍等)有相同的理解,就算事件發生前毫不相識,也能讓彼此靠得更近。

 

4. 轉換看世界的視角

經歷重大創傷後,人生目標會有很大的轉變,甚至是以前壓根未想過的領域。在 911 事件後,許多人轉而當消防員、從軍等,「創傷前,工作只是養家糊口,現在,他們想把時間花在更有意義、更重要的事上。」

 

人需要「坦承」才能走出傷痛,當人們能安心訴說負面情緒、失敗時,才能踏上復原的道路。

 

就如同桑德伯格在本書序文的最後寫道,「人生不會一路順遂,認清 A 選項已不復存在,就好好執行 B 選項吧。

 

 

 

 

 

 

 

 

 

 

 

 

 

 

(本文取材自《擁抱B選項》,天下雜誌出版)

 

 

arrow
arrow

    EVA0808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